个人简介


王东明,计算机数学家,1961年7月出生于中国安徽。198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87年在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1999年在法国格勒诺布尔国立理工学院获得指导研究资格学位。曾任奥地利开普勒大学助理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文俊讲席教授、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副院长。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特聘教授,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王东明长期在符号计算、自动推理、知识管理与发现、微分方程和生物网络等领域从事基础与应用研究,成果丰硕,已出版专著、教材和编译著作3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王东明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多项式系统的消元与分解。他先后引进了简单系统(科技文献中也称为“王简单系统”)、正则系统、W特征列等内涵丰富的数学概念,建立了多项式系统保零点关系的算法消去理论,提出了保稀疏结构的高效三角分解方法(文献中称为“王方法”)和融合三角列与Gröbner基的特征分解方法,为多项式系统符号求解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拓展开辟了新途径、新方向。

以动态几何学电子教科书系统为例,王东明研究解决了面向几何对象的几何知识形式化规约表示、分类封装、推理验证等关键技术难题,发展了从几何图片和几何数据中自动发现几何概念、生成深层几何知识的先进方法。该方法从几何数据中挖掘几何关系,由机器生成猜想命题,再验证猜想、确证命题,获得精准的几何知识(如几何定理等)。

王东明还提出了微分系统和生物网络定性分析的符号与代数计算方法。1988年,他成功构造了具有6个小振幅极限环的三次微分系统,指出了俄国数学家I.S. Kukles在1944年提出的、早已写入教科书的经典中心条件的不完全性。后来,他又提出了基于半代数系统实解分类的稳定性符号分析方法。他的这些“先驱性”工作在学术界广受关注,引发了大量后续研究。

王东明参与主持了欧共体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中法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和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10余项,参与发起和组织国际学术活动100多项,先后担任《中国科学:信息科学》中英文版常务副主编、《Mathematics in Computer Science》创刊主编和ISSAC 2007 & 2019及AISC 2006 & 2018等国际学术会议的大会主席。

王东明热爱科学研究,热衷于学术管理和人才培养。他是推动吴文俊院士创立的数学机械化领域发展成熟并赢得国际认可的“重要功臣”,也是促进北航数学与信息学科交叉融合、科研平台快速建设发展并产生国际影响的核心人物之一。他为推动中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建设本土学术期刊、培养研究型人才,倾力作为,贡献突出。2005年,他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2017年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2022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DongmingWang.org · Last update: September 2, 2024 | D. Wang's biographies at Academia Europaea, Wikipedia, 百度百科, and Beihang University